從三江源頭到丘陵深谷,從蒼茫雪原到海島雨林,超近距離蹲守拍攝,每一幀都是精品,每一秒都無比震撼?!秶夜珗@:萬物共生之境》講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故事。本期《中國電視》邀您關注。
第一集《荒原新生》
奔跑、跳躍、追趕、覓食,歡迎來到中國國家公園的動物“學前班”?!秶夜珗@:萬物共生之境》第一集《荒原新生》講述了動物萌寶們出生不久后的生活日常?!吨袊娨暋费操p,一起透過鏡頭感受它們的生命探險之旅。
對于大多數動物寶寶來說,在剛出生后的最初幾個月里,最重要的就是保證生命安全。雨后的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氣溫驟降,剛剛降生的小藏羚羊,在冷雨中掙扎著嘗試站立。周圍危機四伏,只有站起來才能跟隨媽媽跑向安全區域,此時它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小藏羚羊)
剛剛斷奶的小雪豹只有三個月大,就已經在媽媽的帶領下開始“巡視”高原王國了,然而,面對幾乎垂直的崎嶇巖壁,小雪豹躊躇著不敢向前,猶豫間已看不到媽媽的身影。好在小雪豹機智地調整了方向,勇敢地邁出了“成長第一步”。
(雪豹)
中國國家公園正在和所有生命一起動態交織,和諧共生。
第二集《相伴同行》
《國家公園:萬物共生之境》第二集《相伴同行》堪稱“動物育兒vlog”,滇金絲猴、大熊貓、黑頸鶴、朱鹮(huán)等明星動物,將集體展示或溫馨或揪心的帶娃經歷。跟隨本期《中國電視》,在節目中與萬物生靈一起相伴同行。
在中國云南省的普達措國家公園候選區,好奇心旺盛的滇金絲猴寶寶,總想嘗試新鮮的美食,在突如其來的風雪中與家族成員漸行漸遠,媽媽焦急的呼喊聲也瞬間被淹沒。當雪勢漸弱,媽媽的身影漸漸清晰,小猴終于得以重回媽媽的懷抱。
(滇金絲猴)
大熊貓媽媽則在“放養”和“圈養”中自如切換。對于熊孩子的淘氣行為,大熊貓媽媽可以視而不見,但在教授熊貓寶寶生存本領時,媽媽則顯得耐心十足。在熊貓寶寶斷奶后,媽媽會日復一日地演示如何挑選優質的好食材,如何找到最鮮嫩的位置啃食。
(大熊貓)
與動物家庭“相伴同行”的,還有共存于這片土地的人類。橫斷山邊的護鶴員陳光惠堅持投喂覓食困難的黑頸鶴,而秦嶺腳下的村民嚴老伯,不但“縱容”朱鹮踩倒秧苗的行為,還暗中保護小朱鹮的成長。此外,還有來自中國國家公園的官方行動,即通過大熊貓保護計劃來保護整個生態系統。這些發自內心的關愛,重建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與信任。相伴同行,我們才不是這個星球上最孤獨的生命。
第三集《生命交響》
自然界中,動物求愛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靠顏值取勝,有的憑歌喉迷人……《國家公園:萬物共生之境》第三集《生命交響》,將聚焦動物們的戀愛“心機”,講述它們甜蜜又酸楚的繁衍故事?!吨袊娨暋费操p,一起傾聽生命交響。
雄性紅腹錦雞擁有華麗的繁殖羽,相親時,它們會挺起胸脯,把炫目的色彩貼在“姑娘”眼前,浮夸的樣子像極了舞會上的“花花公子”。只可惜,單靠一副好皮囊就想獲取“姑娘”的芳心,顯然還不夠。
(紅腹錦雞)
在中國湖北省的神農架國家公園候選區的川金絲猴家族,新晉猴王可沒這么幸運了,即使在激烈的爭斗中獲勝、成為年輕的猴王,仍然時刻充滿著危機感。來自另一家族的公猴,覬覦的不僅僅是年輕猴王的地盤,還有猴王身邊成群的母猴。在這場不能輸掉的戰斗中,年輕的猴王為了尊嚴決定放手一搏。
(川金絲猴家族)
節目中,主創團隊采用擬人化手法來講述動物戀愛繁衍故事,即用人的觀念、價值、情感來陳述,并輔以介紹動物特性及生存法則的科普知識。如講述白鷺父母需要不停外出覓食育兒時,即呈現擬人化的旁白——“白鷺父母親展開繁殖育雛時期特有的羽毛,慶祝這一幸福的時刻,但是生活的壓力隨之而來”。
(白鷺)
第四集《回歸之路》
《國家公園:萬物共生之境》第四集《回歸之路》講述了秋沙鴨寶寶回歸自然、螢火蟲在夏夜實現生命最后綻放和回歸的故事?!吨袊娨暋费煌惺苋f物生靈的回歸之路。
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人工巢箱里,十只小秋沙鴨剛剛破殼而出。為了盡快前往水中覓食,它們必須盡快跳離十幾米高的巢穴。媽媽首先作出了示范,并不斷在樹下召喚。就這樣,一只只“小毛團”撲騰著翅膀,懵懂卻勇敢地“跳樓”,用各種慘不忍睹的姿勢著陸,并在媽媽的帶領下前往水中覓食。對于鴨寶寶來說,能在媽媽的護航下平安度過,在學會“跳傘”、逃跑和覓食等本領后離開人類的培育而回歸大自然,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秋沙鴨)
誰能想到,輕盈美麗的水生螢火蟲為了“生娃”,它們在生命的最后階段開始前,卻要冒著被碾壓的危險爬上河岸,躲進泥土中開始蛻變。在此期間,它們并不進食,唯一的使命就是通過熒光信號吸引另一半的到來。夏日夜晚,螢火蟲的生命之光舞動成燦爛的星河,使整個森林都沉醉在浪漫的氣息中,同時也實現個體生命最后的綻放和回歸。
(螢火蟲)
動物們曾經因為人類的干擾而離開,但又因為人類的呵護而重新回到各自的家園。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宏大的愿景,也是一個又一個暖心溫情的故事。
第五集《萬物生息》
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地球的人與動物,是名副其實的“合租室友”?!吨袊娨暋费P注《國家公園:萬物共生之境》第五集《萬物生息》,本集講述人類與動物和諧共生、“雙向奔赴”的溫情故事。
在南海水下,五彩斑斕的珊瑚群和它們的共生生物在海底森林自在地生活,這些海底世界最美麗的風景線,每年吸引著數千萬游客來此游玩。然而眼前的一切并不是這片海域原來的樣子。近海珊瑚礁曾經因為人類頻繁的活動和氣候的急劇變化而持續退化,變得暗淡無光??蒲腥藛T嘗試著在海底搭起珊瑚苗圃的支架,將培育好的珊瑚掛在支架上,利用珊瑚的自我復制能力讓其快速繁殖生長,吸引了大量共生生物,并形成了新的生態系統。
(珊瑚苗圃的支架)
二十世紀中期,位于中國南部的海南曾因發展橡膠產業而造成天然林消失,也讓棲息在此的長臂猿數量急劇減少。為了解決長臂猿棲息的原始森林被毀壞的“燃眉之急”,護林員嘗試用繩索給長臂猿搭設了一條空中通道,讓它們的家族成員能夠相互往來,大大增加了長臂猿們的“戀愛”機會。
(長臂猿的空中通道)
節目通過捕捉當下人與動物相處的日常,呈現了人類心態和觀念的轉變、及動物回饋給人類的信任,最終也迎來了大自然的回饋與恩賜,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的萬物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