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的維系紐帶,從文字書寫傳承中生發的中國書法藝術,從誕生之初便承擔著記錄歷史、賡續文脈的重要使命?!吨袊娨暋费P注《中國書法大會》第六集,邀您一同品賞西周大盂鼎銘文、顏真卿行書代表作《祭侄文稿》及毛澤東、周恩來書寫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碑題、碑文)。
大盂鼎是約公元前1021年西周康王時期的一件重要器物,清道光年間出土,于1959年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大盂鼎鼎腹內壁鑄有銘文19行291字,是西周早期金文(漢字的一種書體名稱,指的是鑄造在殷商與周朝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的典型代表。大盂鼎銘文體勢嚴謹,結字、章法都十分質樸平實。加之器形巨大,造型端莊堂皇,有廟堂氣象,故更呈現出一種磅礴氣勢和恢弘格局。
西周·大盂鼎銘文(拓片)
《祭侄文稿》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為祭奠就義于“安史之亂”的侄子顏季明所作。因與唐代的重大政治事件關系密切,歷史意義非同尋常,具有特定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不朽篇章。
唐·顏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決議。人民英雄紀念碑,正面是毛澤東題寫的碑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是碑文,由毛澤東親自起草,周恩來以莊重典雅的楷書書寫。兩位偉人珠聯璧合,共同寫就。毛澤東的書法開闊縱橫、大氣磅礴,周恩來的書法雄俊凝重、蒼秀渾穆。
毛澤東“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手跡
周恩來書寫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
節目現場30位愛好者在節目中,圍繞造字法知識、書法材質、書法家書風等內容進行答題,集體節臨西周大盂鼎銘文、《顏世家廟碑》;還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環節,集體創作書寫四字吉語,共同祝福祖國。
現場書寫四字吉語
《中國電視》邀您關注《中國書法大會》更多精彩內容:
第六集:
https://yspapp.cn/1dvz